山东省粮油收储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到来! 丨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丨 联系我们

首页>>科技储粮 科技储粮

东北烘干玉米脂肪酸值与储存环境相关研究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5-11-16 06:23:53 浏览: 1683 次【字号:
    一、引言
    鲁中库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山东半岛内陆,背路面海,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性气候。四季特点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2.6℃。山东鲁中国家粮食储备库主要仓型为平房仓,主要储存品种为小麦和跨省移库玉米。禾谷类粮食是我们的主要食物,评定其储存品质的主要指标是脂肪酸值和品尝评分值。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玉米总产量占谷物总产量的20%以上。玉米有很大的胚,占全粒质量的10%-12%,脂肪含量高,在相同条件下,较之其他粮食具有较强的生命活动和较高的呼吸强度,易氧化酸败。东北烘干玉米在山东鲁中地区储存时间比较短,对其脂肪酸值的研究也很少,为此我们重点对玉米脂肪酸值与温度、水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便找到烘干玉米的最佳储存条件,延缓其品质的劣变。
    二、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与仪器
    1.所选仓房为30#、37#、47#、56#均为东北烘干玉米。
    2.无水乙醇、氢氧化钾、电子天平、锤式旋风磨、调速振荡器等。
    (二)方法
    通过水分<12.0%、13.5%、>14.5%玉米在20℃、25℃、30℃、35℃的储存温度下,以7天为一个检测周期,通过电动取样器扦取仓内样品。脂肪酸值的测定按照GB/T 20570-2006附录A规定的方法检测,在室温下用无水乙醇提取玉米中的脂肪酸,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计算脂肪酸值。正确掌握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即在滴定终点不易判断时,可用加入除去CO2的蒸馏水后尚未滴定的提取液作参照,当被滴定液颜色与参照相比有色差时,即可视为滴定终点。
    (三)质量与品质检测方法
    选择玉米随储存条件变化的敏感质量品质指标即温度、水分、脂肪酸值三项指标定期进行检测,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如下:
    1.温度     SKMCS-Ⅲ粮情测控系统
    2.水分     GB/T5497-1985,105℃恒重法。
    3.脂肪酸值   GB/T20570-2006,附录A。
    三、结果与分析
    图1  水分对脂肪酸值影响曲线图
    (一)由图1可以看出,各试验仓玉米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储存一段时间,脂肪酸值都不同程度升高,且储存水分越高,脂肪酸值变化越大。当玉米水分大于13.0%时,脂肪酸值明显的变大。
     图 2  温度对脂肪酸值影响曲线图
    (二)由图2可以看出,各试验仓玉米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储存一段时间,随着温度的变化,脂肪酸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储存于20℃条件下的玉米脂肪酸值上升最明显。
 
    (三)由表4可以看出,温度和水分对脂肪酸值的影响是协同效应。不同质量的玉米在不同的储存条件下品质变化程度不一。水分、杂质及不完善粒等质量指标越差,质量品质变化越明显,且储存温度越高,水分越高,变化越快。如37#仓水分、杂质、不完善粒含量较多的仓,脂肪酸值随温度、水分变化较明显。56#仓水分、杂质、不完善粒含量较少的仓,脂肪酸值随温度、水分变化较小。
    四、结论
    玉米适宜的储存环境应根据粮食质量情况因地制宜。质量达标的玉米储存平均温度条件一般控制在20℃以下,水分控制在14.0%以下。表层粮温应该控制在25℃以下。对于质量不达标的玉米储存平均温度应控制在15℃以下,水分控制在13.0%以内,表层温度应该控制在20℃以下。在北方地区,充分利用冬季气温低的有利条件适时进行通风能够使玉米粮温控制在10℃-15℃左右。
    玉米脂肪酸值的变化受原始质量的影响较大,47#、56#仓玉米原始质量较好,在储存过程中脂肪酸值变化较小。30#、37#仓玉米原始质量较差,在储存过程中脂肪酸值变化较大,不利于安全保管。因此,在采购玉米时,要密切注意粮食的质量,严格控制杂质和不完善粒。入库过程尽量选择在气温低的秋季和冬季入粮,尽量避免在炎热的夏季入粮,为玉米的安全储存打下基础。
    由于本次实验开始的时间较短,后期因为仓内熏蒸而中断,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玉米的储存温度、水分对其品质变化的规律。在试验过程中因个别取样点的局部发热,使其脂肪酸值异常升高。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继续收集数据,完善数据库,从而进一步掌握跨省移库玉米在鲁中地区品质变化的规律,为粮库的科学保粮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0570-2006,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S].国家质检总局,2006
    2  国家粮食局人事司.  粮油保管员[M].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3  张玉荣,温纪平,周显青.   不同储藏温度下玉米品质变化研究[J].  粮食储藏,2003(3)
 

 
打印】 【顶部】【关闭